■ 供稿 | 任方方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
金山有个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。你知道在它的里面深藏着一个无价之宝——标本馆吗?
标本馆建立于1990年5月。2013年,学校将标本馆改造成面积629平方米的独立三层标本楼,第一层用于生态教育基地的理论学习和标本制作的教学指导,第二、三层是标本展示间。
标本楼内陈列各类动物标本1600余件,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0余种,包括大熊猫、金丝猴、虎、云豹、梅花鹿、蓝孔雀、扬子鳄等。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50余种。
标本来源于几个途径,包括:上海师范大学捐赠,本校生物高级教师梅鹤声搜集、制作并赠送,学生制作,社会爱心人士吴峥嵘等捐赠。
近年来,标本馆引入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数字标本馆,为每一个标本制作二维码和汉信码,让更多人远程观看学习。
标本馆在学校创建“生态教育”特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标本馆初体验课程是每年新高一入学教育的必修课。
聚焦本校学生生态素养的培养目标,结合标本馆丰富的馆藏资源,以标本馆为载体的特色课程群在生态教育基地中得到有效实施。
成为小小科学讲解员
作为金山区的科普基地,标本馆招募组建了学生科普团队,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任务单(高中、初中、小学、幼儿园),为前来参观的人员传达更加科学的信息。
成为小小科学宣传员
标本馆先以生态教育基地的学员为组织者,先后开展了科普日、爱鸟周、世界水日等宣传活动。通过设计不同的海报、展板、视频、征集活动、知识竞赛等吸引更多的师生加入其中,同时学员们还深入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和科普宣传册,扩大宣传力度。基地学员自己设计制作出了具有标本馆特色的书签,赠与前来参观的人员,为保护生态环境做更好的宣传。
成为小小科学研究员
学生在生态特色领域的核心素养普遍高于同类学校学生。
● 张欣仪的“在城市绿化带中增加特定的寄主植物来增加城市中蝴蝶的数量”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意二等奖。
● 谭诗琪的“海水水族缸底栖微藻的分离纯化和小型海水缸ATS的制作”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意一等奖,并推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。
● 刘雅文被评为上海科技馆优秀小研究员,她制作的主题为“极地动物”立体图书在自然博物馆展示。
● 在近两年的上海市常见植物识别、鸟类识别等大赛中获得市一等奖2名,市二等奖8名,市三等奖8名,区一等奖3名,获奖比例达到100%。
● 在上海市国际自然保护周限时寻、创想自然征文等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名,二等奖8名,三等奖多名。
● 每年的上海市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评比活动中论文比赛中7篇论文取得三等奖。
● 学生开展“保护蓝天下的天使”鸟类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示范奖。
随着标本馆影响的日益扩大,基地接待了来自法国、韩国、新加坡、美国的学生教师团队,接待了来自本区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师生和家长,接待了来自社区的居民……在今年学校的爱鸟周期间,社会爱心人士吴峥嵘捐赠了62种72件珍奇标本,丰富了学校的标本,为后续的科普开展提供了更多资源。